“找不到对象的县城女孩,相亲前都得先上岸考编”

作者:百科 来源:知识 浏览: 【】 发布时间:2023-09-27 16:11:28 评论数:

原标题:“找不到对象的到对得先县城女孩,相亲前都得先上岸考编”

原标题 | 难以匹配的象的县城相亲县城女孩 ,相亲的女孩尽头是编制

作者 | 桑桑

编辑 | 刘奕然

选择相亲,是前都当代年轻人面对生活的妥协;条件匹配,则成为这场双向选择的上岸重中之重 。

北上广深中超半数年轻人选择单身的考编背后 ,是到对得先频繁搬家 、占据一半收入的象的县城相亲房租 、没攒够落户年限的女孩社保、以及与“稳定”持反义的前都残酷现实 。

即便拥有一段稳定的上岸恋情 ,想在这里安家也始终是考编个奢侈的念头 。

回归县城成为很多人的到对得先备用选项  ,房、象的县城相亲车踮踮脚总能够得到 ,女孩生活在老家似乎要容易得多  。较低的安家成本 ,是重回这个新手村的初始福利 。

当北上广深年轻人忙于求生存搁置感情时 ,天平另一端,县城无物质压力的适龄男女也面临成家难 。 在很多情况下,拿到编制 ,才拥有入场的初选资格 。

“成家”有着相当复杂的社会定义,经过县城环境和熟人社会的催化 ,相亲局中的男女会很快发现,当物质条件不再成为阻碍时 ,这里已经有了自成一派的“相亲丛林法则” 。

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 ,开始陷入县城的爱情困局  。

01

县城相亲法则:想上牌桌先上岸

林立刚去找人算了一卦,大师说她是晚婚的命数 ,得两年后才能动婚 。

这话她听得耳熟,两年前的另一位算命先生也是这么跟她说的。如今两年过去了,林立仍然没摸到婚姻的殿堂边边 。

刚满30岁的她 ,已经过了县城老家婚恋市场的最佳年龄。在此之前 ,她已经在“血淋淋”的相亲市场上摸爬滚打了5年,身心俱疲 。

展开全文

夜深人静时 ,她也曾一遍遍复盘问题出在哪 。在相亲这场牌局上 ,她有身高长相为自己开路,但最重要的 ,她有编制作为取胜的底牌。

编制是县城婚恋市场的通行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她能够坐上哪张牌桌,有编制,意味着可选择面的大大拓展 。

林立很早就见识过其中的残酷之处,刚毕业的时候她没考进公务员队伍 ,以合同工的身份进了当地县医院 ,家里给她张罗对象的时候发现,匹配过来的男生条件都很一般 。

林立准备考试时的书籍,受访者供图

而对于家庭条件好一些的男生来说,林立都不具备“面试”资格 ,基本在工作这一关时便卡住 。

为了能接触到优质男性资源 ,她积极参加县城组织的相亲会。在那里 ,县城男女的婚恋观袒露的更加彻底,会场上最帅的男生成了全场唯一没人投票的人。

县城的相亲局中,外貌算不上什么强劲的附加分,综合分早被工作栏的“私企”所拉低 ,在县城人眼中,看起来只像一个“不稳定的临时工”。

私企女性想找体制男性 ,但体制男性也想找体制女性 ,人人都寻求“向上流动”。

深谙相亲法则的家里人劝林立:赶紧考编 ,考上了就好找了 。

林立意识到自己不能怠慢 ,发奋努力了一年后如愿上岸 ,近万的月工资 、金光闪闪的编制终于到手 ,当亲戚 、朋友、亲戚的亲戚都跑来把体制内小伙子信息拿给她看时 ,林立觉得自己终于坐上了新的牌桌 。

从迈过编制第一步到今天,始终单身的林立不敢说自己是牌桌赢家,同一桌的单身男女陆续组合配对 ,而她至今没有下桌的资格。

她也就在这时才意识到 ,自己的眼光也随着编制到手后水涨船高,对男方有了更高的要求 。符合要求的男性本就不多,更何况相亲本身就是一场双向选择。

有了编制的林立选择“不将就”,时间流逝 ,林立在相亲市场中摸爬滚打 ,唯一的变量只有不断增长的年龄 。

林立跟相亲对象一起吃火锅,图源受访者

30岁整,林立始终在相亲的苦海中浮沉 ,她想起自己当初拼命考编, 只在于想要突破县城婚恋市场的体制隔离 。

手握编制的男女 ,在小小的县城中始终呈现内部消化现象 。

林立的朋友身为县城重点小学的合同工,在被熟人介绍相亲对象时,总能体验到最直观的“平级交往”  。

体制内圈子里适龄男女相互匹配 ,临时工匹配临时工,林立朋友作为县城“工作不稳定”的一员 ,熟人介绍的大多也是搞装修和卖手机的适龄男性。她知道介绍人们推过来的男生质量 ,就是外界眼里,就是她们应该匹配到的水平 。

朋友向林立调侃自己连上牌桌的机会都没有,林立同样深知其中的难处,大家都无法从中选出一个。

工作和年龄 ,是相亲市场中永恒的硬通货 ,“成家立业”在县城中终究无法被拆开 。

02

上岸第一站,先找意中人

当年轻人成功上岸编制的时候 ,会发现岸上的单身者始终还是小部分 。

县城的熟人圈子 ,造就了一副“你同事现任可能就是你看不上的相亲对象”的魔幻现实。

即便作为5年相亲老手,林立在出差时收到来自相亲对象的“等你回来我们就去领证结婚吧”消息时,还是心头一惊。

从没见过面,对彼此了解只通过朋友圈 ,屏幕这边的林立脑子里把“先婚后爱”的古早小说过了好几遍 ,即便对方再三表示自己不是在开玩笑,她还是实在难以跟现实联系起来。

“我问他照片都是美颜过的 ,见面你觉得有落差怎么办?他说没关系 ,他也没有多好看  ,末了还让我自信一点  。”

林立嗅出了其中的苗头不对,忙不迭的拒绝了他 。

半年后,林立在同事的朋友圈看到了同事和“先婚后爱男”的婚纱照 。

小县城好在熟人社会带来的便利  ,也会让人在其中频频社死,如同这位曾和林立求婚过的男士,在她身边找到了自己的速配对象 。

林立发现同事跟前相亲对象结婚,图源受访者

相似事件反复在小县城中上演,林立也曾难得遇到了一个动心的相亲对象,鼓起勇气编了一大段表白发过去 ,紧张到关机俩小时不敢看回应,最终以对方婉拒她作为这场突如其来心动的句号。

林立不是个主动的人,表白被拒让她难过又羞耻,但一想到后面也没有交集 ,心里多少好受了一点。

不久后 ,表亲和她说朋友家有个男孩很不错 ,林立的婚介所介绍人告诉她本所就有一个优秀会员  ,同小区朋友想撮合林立和自己的邻家哥哥。结果这三个都是同一个人 ,那个曾经拒绝过林立的心动男孩 。

适龄男女始终是县城中的流通货币,只要还身处此地的相亲市场,来来回回大家总会认识 。

“大家都在跟我说他很不错 ,难道是我不想谈吗?”

林立不是县城中的个例 ,身边不乏互相拒绝,最终“兜兜转转还是你”的案例 ,互相交换相亲尴尬往事 ,也是县城年轻人的一种娱乐方式 。

她也曾经听说在县城税务部门工作的女生 ,由于男方没编制、收入低和不上进的综合原因,在相处一个月后选择婉拒对方,当天晚上就立即在本地相亲群看到重新被挂出来的男方信息 。

“男方后续又来挽回她,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徒增尴尬。”

林立所在的县城 ,认识5个人就能认识所有人 受访者供图

骑驴找马在相亲场中不算新鲜事 ,选择相亲,代表追求效率 。

在以“条件”作为相识和结合的基础,很多情况下,留给男女双方的只有尴尬和一句“看破不说破” 。

即便今天拒绝的人明天再度被熟人推送到眼前,归根结底也只有一句:不好意思 ,不太合适。

03

相亲法则 ,平等物化每一个单身男女

总体来看,县城里女孩子更不好找对象  ,一个很大的原因,是体制内的性别失衡。

很多正常的公务员编制当中 ,女性多于男性都是常态 。如2021上半年成都公务员 ,拟录用公示的男女比例为148:249 ,阿坝州拟录用男女比例为171:201 ,而这个比例下沉到县级以下地区,女性只多不少 。

女性的婚姻选择往往向上管理,这又大大缩小了选择范围 ,而这些符合所有要求选项的适龄男性 ,十分清楚自己在相亲场中的优势,抢手,而很自知 。

林立曾听说隔壁医院有个35岁的男医生,他单身至此的原因是源于对配偶的全方面高要求。林立在和他微信聊天时觉得还不错,但见过一次面之后,男方委婉跟介绍人表示,希望找个更好看的女生。

县城中的未婚人士不少 ,但优质单身总是稀缺资源,独特的相亲丛林法则在此刻生效,例如“35岁的单身医生”被推上食物链顶端 ,获得优先挑选的权力 ,这就是县城相亲场中的残酷现实 。

线上聊天是柏拉图式交往,即使获得了心灵和精神上的成功建交,但也难逃被身为视觉动物的人类所挑三拣四。

林立觉得“他们挑得很,算是县城中的稀缺物种,古代选妃也不过如此吧 。”

从着手相亲到现在整满5年 ,她始终清楚记得家里人说“考上了就好找了”时,自己笃定信任的眼神,清澈而愚蠢。

景区随处可见一对对小情侣,图源受访者

编制基础之上,家庭、颜值 、性格甚至属相 、生辰八字通通在县城年轻人的考虑范围内。

寻找伴侣组建成家 ,绝大情况下 ,都不仅是男女双方的结合,而是背后两个家庭的综合考量。

林立细数自己破碎的相亲经历,有因为她重组家庭而觉得不合适 、有觉得她身高超过1.7米而觉得不合适 、还有一个觉得她妈妈年纪大 ,以后不能帮忙看小孩,各种综合因素五花八门 ,令她目不暇接。

曾经被35岁单身医生嫌弃“不够好看”的林立,在向下兼容的圈层中,也在挑挑拣拣 。

“不能接受年纪比自己小的 、对方父母全都要有退休、身高一定要超过1.8米...”

不愿踏足相亲圈的年轻人 ,还停留在“感觉至上”时 ,相亲圈正进行着存粹的理想主义至上 。

当相亲被看作一个现实由务实的选择时 ,其中的年轻人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标对象  ,条条框框要求下,最终追求的是心目中“完美的人”  ,县城的相亲圈子中 ,有更多人信奉并履行“不将就” 。

任他被挑拣 ,任他被外界条件升值贬值 ,在县城相亲 ,接受平等物化每一个未婚男女 。

红娘细数现在年轻人的众多要求,图源抖音

每一个能摆上相亲牌桌的附加条件,都是未婚男女登向金字塔脚下的一层层台阶。

编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阶 ,成为县城相亲中的占比最重谈判底气。

没有编制 、长相不出众、无车无房、家庭条件一半的男女都打赤脚站在第一层,每升级一项属性 ,就有向上再迈一步的资格。

房子 、车子  、相貌和编制都被列入考核条件,在其中一项或两项上偏科的人,总能靠“资源置换”求得同样偏科的伴侣 。如同有车有房的男方会提出“漂亮”和“不能太胖 、不能太矮”的要求,有稳定工作但收入不高女方总希望“有上进心” 。他们会在金字塔腰部的台阶处相遇 ,组合抱团取暖 。

县城金字塔的顶端 ,是所有科目都拿到9.0以上的“高分群体”,绝大多数都被内部消化内部垄断。

大家看似按部就班的接受安排,依仗编制奋力“向上”,以及所谓通过婚姻实现“突破命运”“打破阶层”。

各项条件比对来来去去,亲戚朋友反复游说。未婚身份对县城年轻人来说,像背后使用不停响的计时器 ,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计时结束,也不知道计时结束后该将如何 ,尽快步入婚姻是解决焦虑的最有效诀窍  。

“等XX就好了”是林立们的最大生活指望 。

林立参加朋友婚礼抢到的捧花,图源受访者

实际上  ,县城相亲场中的年轻人都清楚 ,条件符合不代表眼前就是合适的人 ,只是更多时候不愿也不敢细想 。时间不等人 ,人在局中,身不由已 。

他们只好长年累月在县城之中,奔赴一场又一场相亲。

04

在理想和现实间的摇摆挣扎

县城的婚姻模式只有两种 ,有编制和没编制  。

对于县城女孩来说 ,考编制就是一场划分县城阶层的资格考试,事关后半生的生活状态。

但本质上她们要的婚姻 ,不过是一种基于未来旱涝保收的确定性生活 。但考上编制也并非一劳永逸 ,如同高考读大学 ,用毕业证书和学位证打通求职的门槛 ,但不是取胜的关键  。

找工作需要考察的东西,相亲市场上依然一个不少 ,女性面对年龄的增加 、亲友的催促,不得不在相亲对象中艰难矮子里拔大个儿。

县城庇护了她们,也困住了她们 。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