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灵感是独处时产生的”,《黑虫》漫画创作分享会举行
作者:综合 来源:探索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3-09-27 17:41:40 评论数:
日前,感独由新星出版社主办的处时产生虫漫“在恐惧中描绘希望——《黑虫》漫画创作分享会”第二站来到了广州钟书阁永庆坊店。《黑虫》漫画作者王小洋 ,画创《漫友》杂志创办人 、作分“金龙奖”创始人金城,举行潮流艺术家猫爹雨海与主持人杨颖共谈漫画,灵的黑邀请在场读者回溯王小洋与《漫友》杂志初见的感独夏天,再一次见证《黑虫》的处时产生虫漫诞生。
“剧情之王”背后的画创努力
王小洋从小学开始画漫画 ,几乎在所有国内漫画杂志上都发表过作品,作分斩获了不少漫画奖项 ,举行光是灵的黑国内漫画最高奖“金龙奖“就获得了三次:
2004年初次参加金龙奖 ,凭借长篇漫画《机器妈妈》获得“最佳编剧奖”;2005年短篇《自由的感独尽头是》二次得奖;2007年的《黑虫》获得第三届金龙奖“故事漫画金奖”,并在同年出版了《黑虫》单行本 。处时产生虫漫
很多人都称他为“天才漫画少年” ,因为他的灵感总是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脑海中 。但只有王小洋自己知道 ,要完成一部作品光靠灵感是远远不够的 。
活动现场,王小洋分享了自己创作时的一系列心路历程 。他表示自己在画漫画时 ,要先想到创意,在心中酝酿很久再开始正式创作 。画分镜的时候包括人物站位、台词先后顺序等等都要从读者角度再来看一遍。“我非常注重自己漫画每一页的转折,希望有让人想翻到下一页的冲动 。”王小洋说 。
金城用“投入”两个字形容王小洋的创作,他称王小洋为“剧情之王” 。“看了他的漫画,不知不觉会被他的情绪所感染 ,通过漫画就能感受到情绪的流淌 。”
金城说 ,构图的美感、故事的节奏、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等,这些都是王小洋的漫画能受到读者们认可的重要原因 。
艺术家雨海作为王小洋作品《黑虫》和《将》创作时期的助手,分享了王小洋对于漫画的执着,以及创作时的种种努力。
不止有恐怖的恐怖漫画
奔跑在新世界寻求更多生机的少女、病毒凝结的黑虫破茧化蝶 、失去家园的流浪少年重返校园……漫画家王小洋创作的从来都不是单纯的恐怖漫画,而是在悲伤过后依旧留下一颗希望的种子 ,给予读者无限种可能。
王小洋回忆起自己画恐怖漫画的契机 ,他说:“我喜欢编剧也喜欢讲故事 ,但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漫画美感不够,于是尽可能多加些笔墨,结果却越描越黑。当时的编辑建议我试试恐怖漫画,就是在这样一个机缘巧合下才开始创作恐怖漫画。”
王小洋认为,恐怖漫画不能只是单纯地吓人,让人想看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所有漫画最基础的要素。
金城认为 ,在漫画类别里 ,恐怖漫画比较特殊 ,并不是因为读者少,而是因为没有太多人可以驾驭 。但恐怖漫画依旧有机会和市场 ,希望更多漫画作者勇敢追寻自己的梦想 。
不忘初心的创作之路
《黑虫》历经10多年后再出新版。新版的《黑虫》收录了5个故事 :《延续》《黑虫》《同房客》《自由的尽头是》和《流浪街头的日子》,增加20页彩页和4个短篇 ,封面也进行了重新制作 ,采用了吸引人眼球的亮粉色。
两次出版经历让王小洋的心境产生变化。他提到第一次出版的时候尽管非常激动,但因为时间有限,留下了一些遗憾 ,没有完全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次出版他从十年前就开始准备,一路波折 ,终于迎来了新版《黑虫》。
王小洋表示,他现在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和从前相比有了很大不同。有一段时间他没有继续画漫画 ,而是跨界成为歌手 ,发了唱片 ,如今他选择回归漫画 。
他说 :“因为当初我的灵感一直在堆加,所以想尝试用音乐和写作的形式去表达,但后来发现还是漫画最适合自己 。现在的我想做漫画就做漫画,想做音乐就去做音乐,更加随心所欲了 。”
“我的灵感是独处的时候产生的。”王小洋说。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灵感伴随他一路走下去。他表示,过往的经历都将成为他的创作素材,未来将会给读者带来更多惊喜。
文 | 记者 陈晓楠 通讯员 何诗琪
图 | 主办方提供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易芝娜
校对 | 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