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打出的“翻身仗”第一枪,响了没?
作者:时尚 来源:知识 浏览: 【大中小】 发布时间:2023-09-27 17:12:50 评论数:
G6的翻身仗发布,拉开了小鹏翻身仗的响了没序幕。
6月29日 ,鹏打身着黑色牛仔裤与浅色衬衫的第枪何小鹏站上了发布会的台前。发布会刚开始的翻身仗时候,他略显紧张。响了没但随着G6的鹏打介绍逐渐展开,他变得轻松起来 ,第枪笑容也逐渐展开 。翻身仗
图片来源 :小鹏汽车
实际上 ,响了没这款被寄予厚望的鹏打新能源SUV汽车,已经预售了近1个月,第枪外界对于这台车有了大体的翻身仗了解 ,而最大的响了没悬念在于定价 。
定价,鹏打曾经让小鹏头疼不已 。这一次,G6预售抛出了22.5万元的价格试水 ,外界纷纷预测小鹏可能会打出比预售更低的价格。
最终,6月29日,答案揭晓 :G6最低价格20.99万元 。这个最终价格显示出,对于小鹏而言 ,这款车不容有失。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会上 ,何小鹏曾放出豪言 :“我们相信G6将会成为中国20-30万元新能源SUV市场最受瞩目的热销爆款,带动小鹏汽车的总交付量在三季度同比和环比都取得远高于行业的高速增长,形成战略和组织调整后的第一个销量拐点 。”
6月29日,广州市天河区的一位小鹏汽车门店销售人员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小鹏G6开启预售以来,门店大概收到了200~300个意向金订单。
据小鹏汽车营销副总裁易寒称,小鹏G6开启预售72小时,订单量达到25000辆 ,截止到6月28日订单量达到35000辆 。其中40%的订单来自于门店,60%的订单来自于线上。
市场的反馈也传导到资本市场,6月30日 ,小鹏汽车(09868.HK)港股盘中大涨超14% ,一个月上涨超60% 。
G6的良好开局,让小鹏得以喘息 ,但并不意味着这家公司在卷出天际的汽车市场中逃出生天。
第一枪打出来了,后面的仗要怎么打 ?
押注G6
G6的价格与车型设置,让大家看到了小鹏汽车的改变。
G6上市发布当晚,不少小鹏意向车主对车型配置与定价组合感到惊喜。有车主表示 ,作为一款车身尺寸与Model Y相差无几的SUV, 20.99万起的售价 ,的确让人看到了小鹏汽车的诚意 。
车型SKU设置上 ,吸取G9的惨痛教训,小鹏对G6没有追求大而全 ,新车分为Pro和Max版本 ,共有5款配置,同时将价格下探 ,极力拉高性价比 。
这便是内部架构与人事变动后带来的变化。
2022年年底,王凤英的汽车专家团和里斯咨询中国合作发布了一份小鹏的调研报告,上面指出小鹏存在着缺乏清晰主干品类和智能特性不够聚焦的问题 。
3月底,P7i上市,第一次展示出王凤英改革的成果。P7i的SKU设置展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被精简为Pro 、Max 、Max性能版 、鹏翼性能版四个配置,智能化的特性被突出 ,从词汇上即能看出配置由低到高的不同。
在G6上,小鹏对于车型SKU的设置再一次进阶 ,“580长续航版”的小电池车型也推出Max版本。
据悉,小鹏在车型配置定价组合上的成长 ,离不开小鹏的“重磅军师”王凤英。“在这次定价里面 ,跟最近组织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何小鹏表示,王凤英来到小鹏以后,车型的配置定价组合被着重强调 ,对于小鹏来说是很好的补充 。
除此之外,小鹏在智能驾驶上的进展也在G6身上得到彰显。
上海车展期间,何小鹏曾放出豪言称 ,小鹏G6将是“自动驾驶前的最后一款车“ 。这次借着G6的上市,小鹏亮出了自己在智能驾驶上的“王牌”。
“XNGP不是期货 ,G6交付即可享受。”发布会上,何小鹏更新XNGP的最新推送规划,预计到下半年累计将会开放50座城市,到2024年的第三阶段则为200座 。今年3月底,小鹏在广州、深圳和上海对G9和P7i的Max版车主推送了城市NGP功能。6月在北京开通了无图模式的城市NGP 。目前4个城市,里程渗透率62%,百公里紧急接管0.65,接近人类司机的90%。
发布会上,何小鹏就G6之于小鹏的意义 ,作出了自己的总结 。
“小鹏G6对于小鹏汽车乃至智能电动车时代的意味,就像iPhone4之于手机行业 ,代表着对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的思考。”何小鹏甚至认为,很多未来的车会以G6为标杆来对标 。
有网友调侃何小鹏吹牛 ,但豪言的背后,是何小鹏与他带领的小鹏汽车对G6这款车倾尽全力 。
G6怎样才算成功?何小鹏提出了月销万辆的目标,“至少每月破万辆才算得上成功。”
走出困局
藏在何小鹏殷切希望的背后 ,是小鹏爆款车型的断档已久。
2019年5月 ,特斯拉Model 3 公布国产版价格。何小鹏在社交平台放话:“Model3国产版32.8万(不带自动驾驶)毫无竞争力 ,小鹏P7出来肯定辗压 。”
此后 ,2020年5月 ,P7正式上市 ,起售价22.99万元,上市后的表现正如何小鹏所预期,在2021年迎来销量的大幅上涨 。
2021年,小鹏曾凭借P7,一路高歌猛进 ,问鼎当年造车新势力交付冠军 。数据显示,2021年,小鹏共交付新车9.82万辆 ,同比增长263%。同时期,蔚来和理想的全年交付数据分别为9.14万辆和9.05万辆。这其中,小鹏P7在2021年的全年销量达到60596台 ,P7为小鹏成为当年的造车新势力交付冠军贡献了六成销量 。
然而 ,随着特斯拉售价的不断下调 ,以及市场上同类竞品的逐渐增加 ,P7生命周期渐过 ,竞争力下滑。
2022年10月24日,特斯拉突然宣布国产车型全系下调售价。调整后 ,Model 3车型起售价为人民币26.59万元。今年1月 ,特斯拉再度大幅降价 ,Model 3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价格再让众多车企措手不及 。
但小鹏并没有推出P7改款,而是剑走偏锋 。
在此期间 ,小鹏陆续推出了G3改款G3i,以及价位更低的P5,这些车都没有延续P7的神话。去年底 ,小鹏希望通过高端车型G9推动品牌向上,同时增厚利润,但是G9在营销策略与车型配置定价组合上摔了跟头,没有按计划实现目标。
没有了走量车的支撑,小鹏在销量表现和财务数据都颓势尽显 。
2021年之后 ,小鹏的销量表现持续下滑 。2022年全年,小鹏汽车总交付量12.08万辆,排在蔚来和理想之后 。2023 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18230 辆 ,较 2022 年第四季度的 22204 辆下降 17.9% 。5月份,小鹏交付量仅7506辆,同比下降25.9% 。
业绩表现也变得不尽人意。
小鹏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小鹏汽车实现总营收40.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45.9%,环比下降21.5% 。汽车销售收入为35.1亿元,同比下降49.8% ,环比下降24.6%。
亏损也在进一步加大 ,财报显示 ,2022年小鹏汽车净利润亏损91.39亿元,同比扩大87.92%;2023年一季度 ,小鹏汽车净利润亏损达23.37亿元,同比扩大37.41%。毛利率方面 ,小鹏汽车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一季度的毛利率分别为12.5%、11.5%、1.66% ,下滑严重。
面对走量车的断档 ,在此局面下推出G6 ,外界也将这台车称作是小鹏的“救命稻草”。
在同级别的纯电SUV市场,小鹏G6要面临的竞争对手并不少。特斯拉Model Y、深蓝S7 、问界M5 、零跑C11 、比亚迪护卫舰07等,均在这一价位车型布局 。
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护卫舰07 、零跑C11销售数据也比较亮眼,2023年4月,以上几款新能源SUV零售分别位列销量排行榜第三 、第七、第十名 。
部分竞争车型在定价上优势不小 。如零跑C11起售价仅为14.98万元 ,在近期销量表现亮眼。2023年5月份,零跑C11交付量为7121辆 。
在现场发布会上,何小鹏表示 ,“我最近拉了一下25万级的电动车 ,我觉得只用2个月,我们就能回到冠军。”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何小鹏的底气来自哪里?多位已经下订的消费者告诉时代周报记者,G6配置、外观、价格以及功能性综合来看,具备一定的优势。
但销量能否重回巅峰?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后面的仗怎么打?
何小鹏清醒地意识到,对小鹏而言,G6并不是唯一的牌。小鹏要“翻身”,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如果一个企业只靠一款车或者一个小节点都是错误的。汽车是个长线的事情 ,我们在明年后年有非常多的新车 、改款车 ,要看一个体系的能力。”
除了产品 ,小鹏内部的组织变革将会长期持续 。
“我们的组织变革只进行了第一部分,还有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我觉得每一个部分都要(调整)一年 。”何小鹏表示 。
此外,小鹏还重申了在智能与纯电上的长期主义路线。
今年4月,何小鹏曾在媒体采访中称,将在今年下半年将大模型的元素融入到G6中去 ,在明年或者更后面的时间,将大模型的能力与自动驾驶的能力耦合。
G6发布会后,小鹏方面再次指出,在智能化的布局上 ,小鹏计划将大模型技术融入智能化,推动智能驾驶技术上升到新的高度。
“小鹏汽车已经就大模型技术 ,无论是在智能驾驶、还是在智能座舱都做了深度的布局 。”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表示 ,“希望通过接下来1-2年的努力,把大模型的元素纳入到我们的算法及深度学习网络中来 ,能把智能驾驶提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来源 :小鹏汽车
对于小鹏的纯电发展路线 ,何小鹏表现出了充足的信心和预期 。
“在绝大部份品类里,我认为纯电会在未来的1-2年里(最多2年)会明显大幅度超过混动,在2025年以后进入到更高速的发展阶段 。主要看在哪些品类,哪些方位上来确定。“何小鹏认为,在某些特定车型中混动更加有优势,但未来的市场的发展更多是纯电体系的主导。
在上海车展前的发布会上,何小鹏提出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淘汰赛“32进8”的概念。在G6的发布会后 ,他重新强调道 ,“我觉得(市场)还远没准备好32进8 、8进4之后的残酷战争,我认为现在的战争只是个开局 ,才刚刚开始。”
G6的上市 ,是小鹏闯过的第一关。即将迎来的是一波交付与售后,以及应对市场变化的策略打法 ,考验无处不在。